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脂联素、抵抗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ACS患者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83例2011年5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常规西药治疗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d,静脉滴注)及对照组(41例,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脂联素、抵抗素及CRP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抵抗素水平及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抵抗素、CRP的降低幅度及脂联素的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中的抵抗素、CR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提示丹参多酚酸盐的治疗效果部分来自于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优维显、欧乃派克对冠状动脉造影时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两种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和欧乃派克对冠状动脉造影时 QT离散度 (QTD)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5 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优维显和欧乃派克组 ,测量冠状动脉造影前和左、右冠状动脉第一次注药后连续 2 0秒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左室造影前后的左室压力。结果优维显组注药后的 QT及 QTc明显延长 ,而欧乃派克组 QT及 QTc无明显变化。优维显、欧乃派克对 QTD和 QTc D均无明显影响。左室造影后优维显、欧乃派克均使左室舒张末压 (L VEDP)平均升高 3 mm Hg;比较优维显和欧乃派克对左室舒张末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造影剂对 QTD各参数的影响无明显相关。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 ,优维显和欧乃派克对 QT离散度均无明显影响 ;两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时 QT离散度的影响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心肌细胞T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 Ca.T)的影响,探讨在缺血心肌细胞胞内和/或细胞间隙中LPC的增加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潜在机制。方法:以酶消化法制备1~3 d新生Wistar大鼠心室肌细胞(共5批,每批8只)及成年Wistar大鼠的肥大心室肌细胞(实验组和同批次周龄的对照组各10只)。人类心脏T型钙通道α1亚基的α1H(CaV3.1)和α1G(CaV3.2)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和异源表达的人类心肌CaV3.1和CaV3.2离子通道组分,进而研究LPC调控I Ca.T的机制。结果:LPC显著促进新生鼠心肌细胞自律性,在生理条件下的细胞内Ca 2+浓度,LPC处理后心肌细胞搏动从(42±8)次/分增至(64±8)次/分。新生鼠心肌细胞和成年鼠肥大心室肌细胞经LPC处理后,细胞内Ca 2+浓度较高时,ICa.T分别增加了21.5%和23.5%;而当细胞内Ca 2+浓度较低时,I Ca.T均无变化,对照组(3.8±0.2) pA/pF,LPC组(3.7±0.4) pA/pF。因此,LPC引起的细胞内Ca 2+浓度依赖的I Ca.T增大,在新生鼠心肌细胞和成年鼠肥大心室肌细胞中都得到了证实。无论细胞内Ca 2+浓度高低,LPC对I CaV3.1均无显著影响[(37.3±2.5) pA/pF~(39.5±3.1) pA/pF];但LPC可调控I CaV3.2,且细胞内Ca 2+浓度高时的电流明显大于细胞内Ca 2+浓度低时的电流[当pCa=11时电流为(38.5±2.1) pA/pF;当pCa=7且LPC=10 μmol/L时电流为(68.8±2.1) pA/pF;当pCa=7且LPC=50 μmol/L时电流为(78.4±4.8) pA/pF]。结论:LPC在细胞内Ca 2+生理浓度条件下或更高浓度条件下主要通过调控CaV3.2上调I Ca.T,并增加病理生理条件下心脏自律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